我院康复中心开展脑损伤后心理康复和儿童康复治疗
发布时间:
2014-09-18 09:00
来源:
我院康复中心开展脑损伤后心理康复和儿童康复治疗
您身边是否有这样的脑损伤亲友:
●有的经常为了一些小事,甚至无端地感到苦闷,愁眉不展。
●有的对以往的爱好,甚至是嗜好,以及日常活动都失去兴趣,整天无精打采。生活变得懒散,不修边幅,随遇而安,不思进取。
●有的长期失眠,尤其以早醒为特征,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有的思维反应变得迟钝,遇事难以决断。总是感到自卑,经常自责,对过去总是悔恨,对未来失去自信。
●有的无明显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经常感到疲劳,精力不足,做事力不从心。精神淡漠,对周围一切都难以发生兴趣,也不愿意说话,更不想做事社交活动明显减少,不愿与亲友来往,甚至闭门锁居。对性生活失去兴趣。
●有的常常不由自主地感到空虚,自己觉得没有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常想到与死亡有关的话题。对未来充满担忧,毫无信心。
以上是一些脑损伤患者群中常常会表现出来的特征,如有一条特别严重,或是好几个特征都有,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带着亲友前来心理康复。每个病人在康复过程中都遵循一定的心理规律,我们就是按照这些心理规律,使其克服消极心理因素,发挥心理活动中的积极因素,唤起他们的乐观积极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挥机体的代偿能力,使其丧失的功能获得恢复或改善、心理创伤获得愈合、社会再适应获得恢复,且能享受人应该享受的权利。
康复心理学也正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和揭示康复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它的目的是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接受残疾现实并逐渐适应,挖掘他们的潜能,重新回归社会。同时,康复心理学还探索残疾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心理与躯体在残疾时的相互影响等实际问题。
当代医学模式认为,人的心身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在康复过程中,既要注重人的生物性因素,又要关注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不仅有赖于生物机能的良好功能,同时,也有赖于心理社会因素的平衡发展。因此,要达到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的目的,在积极地躯体康复治疗的同时,还要考虑其文化背景、教育修养、经济状况、社会职业地位等因素的作用,考虑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促进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
您家是否有这样的孩子:
● 有的迟迟不会说话,发音困难、构音不清,不能成句说话,不能正确表达还总有自己的小脾气。
● 有的生活自理困难,理解能力差,常需别人监护。
● 有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守纪律、学习成绩差、社会适应能力差。
● 有的好哭、任性、固执、孤僻、脾气古怪、情感脆弱、易于激动。
● 有的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 兴趣狭窄,会极度专注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暴怒或发脾气行为、攻击、自伤行为、自我刺激行为、刻板行为;故做呕吐及强迫性行为等。
以上是一些生理或心理疾病孩子的各种不同表现,心理康复正是本着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促进合理认知,培养孩子自制力,开发智力等为目的,从而治愈孩子的身心疾病,享受同龄人应有的快乐!
我院康复中心现已开展相应心理治疗:包括脑损伤患者的情绪和行为的评估和治疗、神经心理(感知、学习、记忆、思维、定向力、语言、智力)等评估和训练;脑瘫患儿的不良行为矫正、智力评定和训练;残疾人心理康复;创伤后致残患者的心理康复及普通人群的心理障碍(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睡眠障碍等);儿童、青少年智力测评以及心理障碍(多动症、自闭症、贪食、厌食、考试焦虑、自信心不足)的评估、矫正,老年人心理障碍诊断、评估、咨询与治疗及其他心理障碍、学习障碍和工作中心理问题等。
心理诊室地点:九楼康复中心 电话:0451- 87093409
邮箱:qiqimm1986@126.com
普通门诊时间:周一至周六全天 (需提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