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康复医学科
发布时间:
2011-03-22 00:00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康复医学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康复医学科是黑龙江省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是黑龙江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康复学科的所在部门。康复医学科是一个独立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多功能临床学科。近年来,本科室各方面成绩显着,以其优质的服务、显着的疗效和高超的医疗水平不但在黑龙江省医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和好评,具有良好口碑。
康复医学科主任邢艳丽教授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名中医,“教学优质奖”获得者,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针灸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委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康复临床教研室主任。二十五年来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在《中国针灸》、《中国中医药科技》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编,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2项,主编和参编学术着作6部,参加了4部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在临床上擅长采用针灸、中药及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延髓麻痹、面瘫、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以及疼痛、失眠、抑郁症等疾病。
康复医学科为省局级重点学科、为国家药理基地脑血管专业基地。康复医学科病房现有医生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硕士5人。科室有护士8人,病床44张,具有脑超声治疗仪、神经网络重建仪、调制中频治疗仪、平衡杠、股四头肌训练椅、髋关节训练椅、踝关节矫正椅等多种设备,并有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康复训练中心作支撑。本科室的服务宗旨是以优质的服务、最佳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
本科室引进先进设备和国际先进的治疗模式,针对中风偏瘫、脊髓损伤、颅脑外伤、脑瘫、失语症等,开展康复评定、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同时把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发挥自己在针灸、推拿方面的优势,将中医传统的康复手段和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针康法, 这一疗法尤其对中风、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小儿脑瘫的治疗,疗效显着。同时,形成了头针丛刺长留针间断行针法(丛刺法)、针灸中药结合康复技术对脊髓疾病的综合治疗作用(综合疗法)、头穴脉冲磁针治疗方法(物理疗法)、“项针”治疗延髓麻痹等特色疗法。在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诊治的范围】
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的综合康复治疗。
内脏疾病现代康复: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心衰、糖尿病、肥胖症等
其它:慢性疼痛康复、亚健康状态的咨询和治疗。
【主要特色医疗项目】
1.脑血管疾病(中风)的康复治疗:围绕着该疾病我科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课题,针对中风病的各个时期采用药物、针灸、理疗、康复综合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
特色疗法: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拮抗肌针刺法、足药浴、脑超声、中频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疗法
2.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采用针刺、理疗,并根据病情的特点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特色疗法:穴位注射法、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中药外敷,中频电刺激
3、骨、关节、软组织损伤:应用康复训练及理疗仪器对急性的肌肉、韧带的扭伤、挫伤、拉伤和慢性劳损进行康复治疗,促进组织修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特色疗法:蜡疗、康复训练、针灸、药浴
4.脑瘫的康复治疗。针对脑瘫患儿的多种残疾,采用易化技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并调动患儿家长的积极性,密切配合,逐步使患儿获得独立或部分的生活能力。
特色疗法:针灸、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
5、摄食—吞咽障碍的治疗
特色疗法:项针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局部低频刺激
【教学及科研】
本科是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点,担负着研究生、本科、专科《康复临床学》、《康复医学》、《养生康复学》、《神经病学》、《神经定位诊断学》、《人体发育学》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工作。本科室先后承担科研课题二十余项,获得科研成果及奖励共计10余项。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着作20部。